close

         M型社會,這是大前研一提出來的概念,相信大部分人都瞭解他的意思,因此我就不再贅述。記得幾個月前曾看過一則新聞報導,應該是親綠的媒體去訪問了一些學者,這些學者說台灣沒有M型社會的問題,不然可以把台灣人所得的情形列出來,會發現高所得與低所得的人並不是佔相當高的比例。

         當時我看到這則新聞,我心裡直覺講這種話的學者,不是沒有學過微積分就是微積分學得不好,或者更明確的說,連一次微分求改變量的斜率的觀念都不懂。

         為什麼呢?如果我們不是單看存量,而是看改變量,雖然我手頭沒有確切的數據,但我相信跟過去比較起來,台灣M型社會的情形應該是非常明顯。舉例來說,假如家庭年所得五十萬以下算是低收入戶(假如啦),以前假設這個收入的家庭數佔全台灣只有百分之二,這個數字看起來不是很大,那麼現在如果這個數字增加到百分之三,看起來也是小小的,問題是這改變量是多少?是百分之五十,這個數字就算大了吧?過去既不是高所得也不是低所得的中產階級可能佔人口比例相當高(例如百分之七八十),但這其中只要有很小的比例從中產階級移出成為高所得戶或低所得戶,那麼對低收入戶或高收入戶的改變量是很大的!雖然我不是社會現象專家,但我認為觀察社會現象應該是觀察趨勢而不是存量,對可能發展的趨勢防患未然,不是嗎?

         所以我真的認為,單就數據存量來判斷台灣沒有M型社會問題的學者,說好聽就是太理想化,說難聽就是蛋頭學者 .....不然就是為了配合媒體跟執政者演出,台灣社會,真的有M型化的趨勢,換句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是一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

         這跟我要當麻吉爸爸有什麼關係呢?其實我是有感而發,幾個星期前,我看到另一則新聞,就是我們的下一代也有M型社會的問題。該新聞報導指出,現在小學生每星期有一兩天可以穿便服上學,但年級稍長的小學生,已經開始在擔心每星期要穿什麼衣服到學校去,才不會被其他小朋友笑了!看到這則新聞,我 覺得有點難過,這難過我想若不是我要當爸爸了,應該不會這麼嚴重。雖然我覺得若真得要比較,我的小孩大概也不至於穿得太差,但我難過的是,大人世界的互較長短,如果延伸到小朋友的世界去,真的不是件好事,而這不也是台灣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導致的後遺症?

         然而根據我目前為止的教育理念,我想即使我個人還算是個崇尚名牌的人,我也不願意我的小孩很小就染上這樣的習性,我認為小孩子的穿著,應該只要不要穿到什麼死匪幹做的黑心衣服,有螢光劑殘留會傷害身體的問題就好了,要我從小就給孩子穿太好的名牌,那應該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我覺得如果你要過好的生活,應該是自己長大後好好努力,你有能力就可以過更好的生活,如果沒有能力,父母也不應該讓你從小養成打腫臉充胖子的習慣,畢竟你老爸如果現在還算有一點點小小的成就,也是他自己努力來的,而不是你阿公阿媽給他的,這點先記錄下來,以後小棠棠妹長大後,我就可以跟她說,老爸的教育理念很早就很清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ndyhsu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